“从电子化登记到获得手机版电子营业执照,我们只用了8分钟,真快、真方便!”天津东疆友美家家政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随着天津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跨部门应用在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试点推行,企业与工商管理部门“不见面”就能在网上办完手续。现在来东疆联检服务大厅办事的人明显减少,市场监管、税务、海关等部门办事等候的人也减少了,项目落地户数却比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了改革创新带来的投资便利。
这仅仅是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中的冰山一角。三年来,这里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积极进取姿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振兴和企业发展为落脚点,推出了诸多首创性的改革新路径、新模式。
当好“服务员”
在东疆投资真方便
投资便利化是吸引企业前来落户最为重要的砝码。据了解,为了给企业发展当好“服务员”,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前来洽谈的企业深深地感受到在这里投资的便利。
今年以来,一项项促进投资便利化的举措在东疆推出。如“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创新,4月9日,全国首张手机版电子化营业执照在东疆发放;6月30日,东疆正式实施和率先应用天津市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单一窗口、单一表格”系统;9月,税库银三方协议网签模式在东疆正式开启。此外,东疆积极落实自贸区《深改方案》中探索实行“一址多证”,在新区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使用集中管理地址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试点政策实施方案》正式下发,“一址多证”业务试点取得重大进展。
一系列创新举措,令京津冀乃至全国全球的企业纷至沓来,呈现出明显的产业聚集优势。
多项措施先后出炉
贸易便利化红利释放
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双11”,推动了多领域进口式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现今越来越多的进口保税商品正进入港口国门。提高通关时效、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保税商品和非保税商品的分类监管成为天津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的新标榜,这也是今年天津自贸区《深改方案》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东疆片区天津元初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日前首批16个非保税集装箱柜和2个保税集装箱柜的进口食品顺利入库监管。分类监管在天津自贸区实现了落地生根,带动了自贸试验区内物流园区仓储出租率的有效提升,全面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
“分类监管统一化的仓储管理体系相比原来二套仓储管理系统,降低了30%以上的人力成本,使企业加快了配送和交易的效率。”天津元初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洁颖介绍。
据了解,天津自贸试验区获批三年来,平均通关时间由原来的1至2天缩短到2个小时,节约报关成本70%;货物流转时间缩短50%,降低物流成本30%,东疆口岸通关环境持续优化,通关效率正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