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邀请北京、天津、石家庄、上海、杭州、青岛、济南、广州、深圳、海口、成都、昆明等13个海关来津,举办中国飞机租赁海关监管高端研讨会。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山东航空等16家国内大型航空公司,工银金融租赁、国银金融租赁、建信金融租赁、中飞租融资租赁等租赁公司的代表参加会议,与监管部门共同探讨飞机资产交易、联动监管、税款担保等行业关注热点问题,畅谈未来航空租赁发展方向。
会上,东疆保税港区海关关长张杰向与会代表介绍,在海关总署支持下,北京、天津、石家庄、上海、杭州、青岛、济南、广州、深圳、海口、成都、昆明等13个海关共同打造进口租赁飞机海关跨关区联动监管新模式。该模式为促进我国进口租赁飞机新业态发展,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据了解,随着我国航空产业的发展,很多航空公司采用进口租赁飞机的方式扩充机队,通过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进口租赁飞机2017年已累计达1100架。这一改革创新,是13个海关在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的背景下,专门针对一个产业一种进口货物合力出台的支持促进举措。13个海关经过密切沟通,建立跨关区联动监管模式。张杰介绍,在该模式下,航空公司可在所在地海关办理通关手续,并在东疆保税港区海关实际通关,改变了过去需要办理转关手续才能完成全部通关流程的通关模式。
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沈蕾表示,飞机租赁发展离不开海关的创新举措支持,2009年以来,在海关创新支持下,实现了进口飞机租赁创新,单一项目公司管控创新,租赁税款担保创新,飞机入区监管创新,租赁公司进口飞机税收优惠政策突破,都对飞机租赁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航空租赁产业发展也面临许多新的课题,迫切需要通过业务模式创新和监管模式创新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推动我国航空租赁产业在新时代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当日下午,海山副市长会见了参加研讨会的海关和企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