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召开2018年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7年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任务。东疆管委会主任沈蕾出席会议并讲话,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就招商、创新、企业服务、发展保障、基层党建和纪律检查等几个方面的工作做了安排和部署。
沈蕾主任回顾了2017年东疆经济社会取得的成绩。她表示,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东疆2017年经济发展效速兼取,发展动能加快升级转换,一大批新项目落户,一大批创新成果出台,同时区域管理、社会事业和配套建设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党的领导和建设得到增强。2017年,东疆用一千架飞机、过百亿税收、超万家企业的优异成绩,为进入开发建设第二个十年奠定了坚实基础。
沈蕾主任指出,2018年,东疆管委会将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和新区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证,继续强化招商、创新、服务和管理,着力提升发展动力、产业能级、营商环境、发展保障和引领发展能力,坚定不移推动开放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天津和新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建设贡献东疆力量。
经济发展效速兼取
产业动能不断提升
租赁产业集群迅速扩张。2017年新增租赁公司489家,内资租赁试点企业达到57家,占到天津市七成。租赁飞机突破千架,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船舶及海工设备、医疗器械、电力设备、轨道机车租赁保持较快增长,租赁标的物拓展到新能源、无形资产等领域,实现板块多元化。
贸易规模加快壮大,新型贸易模式竞争优势突出。招商物产、中粮福临门、中青旅等一批优质贸易项目落户。平行进口汽车全年完成61000辆,货值同比增长1倍以上,巩固了全国最大口岸地位。跨境电商发展迅猛,网易考拉华北基地落户,推动天津成为重要跨境电商口岸。冷链产业形成规模,2017年进口冻肉增长九成,占全国13%,东疆成为天津口岸最成熟的冷链物流集中地。进口商品直营模式加快升级,30多个国家近万品种商品从东疆走向全国。
新兴业态不断聚集,一批新经济龙头项目文化创意、数字娱乐、在线旅游项目落户,区域产业内涵得到丰富和延展。
航运物流业逐步复苏。中船重工、中船工业、神华集团、中谷物流、中创物流等重点项目集中落户,东疆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航运产业链。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不断强化创新驱动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东疆保税港区发挥自贸区制度创新的综合优势,打造高水平发展的对外开放平台,服务京津冀企业转型升级。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利用融资租赁服务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完善海外工程出口基地支撑海外工程施工,参与区域间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稳步推进。
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政策创新、业务模式创新、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科学管理水平提高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2017年,东疆科学社会管理,规范区域建设,狠抓安全生产监管和问题排查整改,良好的生态保护、市容环境和公共服务,为平安、生态宜居的东疆,为高质量发展的东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东疆不断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互贸通产业园、企业孵化器、东疆商务中心、中央公园等一批设施投用;教育配套建设有序推进,第一所小学获批,幼儿园、社区中心项目持续推进。
坚持新时代党建总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走向纵深
管委会党组切实担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建设,强化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决策部署的能力,进一步规范管委会党组议事决策制度,增强党组的政治领导力;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组对基层党委的指导作用,切实提高机关党委、综合党委管思想、管组织、管作风的本领,基层党支部活力明显增强,跨部门联组学习、跨领域共同讨论成为常态。
会议指出,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滨海新区创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的起步之年,东疆要以功能创新和招商引资为抓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融资租赁要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国际贸易功能加快提升,功能创新项目取得质的突破,实体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得到有效保障。
会议强调,做好2018年各项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继续深化自贸区改革,积极推进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促进东疆保税港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市、新区实现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东疆管委会全体工作人员,东疆国税局、公安东疆分局、自贸区法庭、自贸区检察室、新区市场监管局东疆办事处、地税东疆所、天津东疆投资控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同志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