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第二届中国海事金融(东疆)国际论坛在天津召开,本届论坛由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英国驻华大使馆与金融时报·中国融资租赁研究院联合举办。天津市副市长阎庆民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主办方英国驻华大使馆北方地区合作处参赞Nick Low、金融时报社长邢早忠在开幕式上致辞,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巡视员李青平、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徐春武、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徐卫刚分享了对中国海事金融发展的看法。
一年一度,海事金融行业精英齐聚津门
本届论坛以“全球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海事金融发展的探索、创新和持续培育”为主题,秉承“开放、创新、务实、合作”的精神,深入探讨海事金融发展的新需求、新变化和新趋势,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合作共赢。世界知名航运企业、租赁公司、船舶制造商、金融机构、专业中介机构等高管和业界精英齐聚天津,为中国海事金融发展建言献策。
本届论坛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吸引来自近180 多家境内外海事金融机构的400 余位嘉宾和40余家境内外媒体与会,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参会企业包括工银租赁、民生租赁、招银租赁、建信租赁、华融租赁、远东宏信、中海油租赁、中民租赁、汇众租赁等租赁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中国信用保险、太平洋保险等金融机构;中集来福士、中外运长航、马士基航运、中国船舶工业、中远船务、山东海运、ZPMC、SMSA、Modern Terminals、Profundo等船舶制造和航运企业;大连海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天津海事职业学院等科研机构;利比里亚海事局、马绍尔海事局、克拉克森、劳氏船级社、CCS、英士律所、圣大律所、KPMG等第三方机构。中国海事金融(东疆)国际论坛已成为每年一度的,提供高效的沟通交流、直接的商务洽谈和创新发展平台,也成为业界蜚声海内外的海事金融专业盛会。
务实专业,多环节探讨海事金融之路
本届论坛主要分为领航班(实务培训)和主论坛两个板块,期间还安排了海事法律高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中国海事金融颁奖盛典等环节。
主论坛上各机构参会嘉宾共同探讨了约40个议题,涉及海事投融资、航运金融市场发展、海商法律风险、船舶海工资产管理等。议题涵盖内容全面务实,颇具特点:
海事法律受到特别关注。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和油价下跌,全球市场需求乏力,船舶、海工市场正在经历严酷的寒冬,弃船、停运、海工项目暂停等不景气现象给目前的船舶融资市场带来了较大挑战,众多的租赁公司、金融机构面临大量违约和潜在违约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多位参会嘉宾借助论坛平台探讨了如何帮助租赁公司、金融机构应对在船舶融资领域已经出现的,或即将面临的法律风险。
中外合作、模式创新和 “走出去”战略成为论坛热词。作为全球最大的船东和国家资本输出实体,工银租赁携手英国石油航运公司,致力于推动中国与传统航运强国英国在海事金融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全球三大船旗国中的马绍尔、利比里亚均参与了本次论坛,其中第二大船旗国利比里亚国际船舶与企业登记处在论坛上与东疆保税港区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利用其丰富的船舶登记、咨询等专业经验,为东疆保税港区航运企业在利比里亚船舶登记提供服务。民生租赁和中国信用保险,结合自身特点,分别从融资租赁加快中国制造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和出口信用保险服务船舶出口融资角度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新常态下,海事金融领域有所作为
在国际航运市场欠佳的大背景下,业务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更值得关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海事金融企业不乏亮眼表现。本次中国海事金融评审委员会收到了众多单位提交的创新项目资料。根据其创新性、客户价值、风险控制、行业促进、未来发展五个方面的表现,对2015年5月到2016年4月底期间完成的候选项目进行了评选。总共对14家机构评出了八个奖项。27日晚,第二届中国海事金融(东疆)国际论坛颁奖盛典隆重举办。
海事金融论坛新闻发布会是海事金融领域新闻和项目发布的窗口。在本届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级租赁和新金融产业园起步区在东疆保税港区建成投用,将成为“东疆建设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这一任务的重要载体,促进租赁产业在东疆集聚。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与中外运长航(天津)海上工程有限公司开展船舶租赁业务合作,双方将共同拓展风电安装船市场。东疆保税港区与利比里亚船舶与企业登记处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合作将为东疆更好的落实国家“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试点”提供助力。麒麟资本有限公司与马士基航运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在东疆保税区联合发起设立国际海事及物流产业投资基金,开展海事及物流股权投资及相关业务。
大胆创新,东疆租赁产业聚集发展
2011年,国务院出台专门文件(国函〔2011〕51号),允许在东疆开展国际船舶登记 、航运税收、 航运金融、 租赁业务创新试点。2012年和2013年,国家继续支持东疆开展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试点、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试点、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试点。东疆已成为租赁企业进行境内与境外、保税与非保税租赁资产配置和开展在岸与离岸租赁资产和债权公示、交易、流转的综合平台。
2015年4月21日天津自贸区在东疆挂牌成立,一年以来成就辉煌。截至2016年3月底,东疆共注册租赁公司1557家,累计注册资本金达1559.3亿元人民币。2016年4月,东疆累计注册单船公司110家,国际船舶租赁资产达37亿美元,占全国82%。海上钻井平台租赁资产14亿美元,占全国100%。
东疆租赁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部委和天津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东疆和众多驻区企业对创新的执着。近年来,东疆创新探索出离岸租赁、出口租赁、进口保税租赁、异地海关监管租赁、出口转内销租赁、加工贸易转内销租赁等租赁模式。仅一年之内就涌现出首单海工结构物视同出口租赁贸易、首单船舶联合跨境租赁、首单委托购买租赁、首单外币支付境内售后回租设备价款等多个新模式。东疆将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持续培育中国海事金融产业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