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天津滨海新区政府获悉,日前公布的《2016年滨海新区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总量已达299.42万人,其中外来人口占比达57.19%,仍是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为支持创新驱动,新区人口发展正从规模调控为主转入质量和结构调控为主的新阶段,向更多人才“招手”。
该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新区常住人口比2015年末增加2.41万人,户籍户数达47.88万户,增加1.92万户;户籍人口128.18万人,增加4.26万人。
截至去年底,新区从业人口143.2万人,其中高级以上技术人员6.48万人。新区去年共引进人才2.74万人,其中1.28万人为全职人员。
新区近期公布的《天津市滨海新区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分析指出,大规模外来人口的流入有利于弥补户籍劳动年龄人口不足,保证劳动力供给,减轻人口抚养负担,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人口条件。但同时,新区外来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仍然偏低,各类人才规模偏小,与新区发展定位不相匹配。
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实施背景下,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和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新区经济增长需更多依靠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通过人力资本和先发优势提升竞争力。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人口素质将提出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提高外来劳动力人口素质,吸引高质量劳动力流入。
新区预计劳动力需求增长将放缓,对人力资本要求提高。人口发展将从规模调控为主转入质量和结构调控为主的新阶段。新区未来几年适度扩大户籍迁入人口规模,使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同步增长,保持在常住人口中的合理比重,并扩大人才落户规模。
包括鼓励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各类专利持有人、在新区兴办一定规模以上企业的投资者及取得国家行业注册执业资格的各类人才落户新区,吸引社区服务、社会管理、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社会工作人才加入新区户籍人口。创新人才引进和落户形式,落实各项支持奖励政策,切实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为高层次人才落户提供便利。
同时,结合人口增长调控目标适时调整积分入户指标数量和积分管理办法,重点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人员落户问题,增强对高素质人口流入导向和激励作用。
加大对企业急需技能型人才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等常住人口落户率。制定合理分值,引导新区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各类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落户新区。继续实施并完善优秀外来建设者落户政策。
未来几年,新区在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基础上,将适度从严控制人口增长。到2020年,新区常住人口控制在400万人左右,其中户籍人口在145万人左右。
人口素质目标是,到2020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30%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5年。建成能够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4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在人才总量中所占比重达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