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表彰凡人善举,东疆保税港区积极开展了“滨海好人”推荐上报活动。来自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杨媛媛同志事迹突出,受到新区文明办表彰,被授予第四届“滨海好人”称号(敬老孝亲类)。
用坚强的臂膀撑起家庭的半边天
——记滨海好人杨媛媛
她是“植物人”公公的资深护工;她是抑郁症母亲的精神支柱,她是特警丈夫稳固的大后方;她是优秀女儿的良师益友;她自嘲擅长脑系科、精神卫生科、儿科和护理科……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家庭美德。她,就是太平洋国际公司的杨媛媛。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她不仅在工作岗位上保持着埋头苦干、积极奉献的优良作风,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展现出以孝为先、以爱持家的优秀品质。多年来,她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和睦邻里,用坚强的臂膀全力撑起家庭的半边天。她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家庭和睦、生活无忧的“开心果”,却很少有人知道她背后的故事。
2013年1月28日,当家家户户都在喜迎春节时,杨媛媛的公公却突遭车祸重创,虽经全力抢救但仍成为“植物人”。由于是意外事故,所有的救治费用只能先自行垫付,手术费、重症监护费、医药费、护工费……没有工作的婆婆一时急得团团转。见此情景,杨媛媛没有犹豫,立即将准备偿还学区房债务的10万元公积金存款送到婆婆手中,解了燃眉之急。由于经济压力,婆婆自作主张辞去了护工,杨媛媛知道后,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自己的父母,每天下班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帮公公翻身、拍背、放尿、吸痰、按摩肌肉萎缩的四肢……等料理妥当婆婆吃完晚饭再回家。植物人最怕的就是肺部感染,杨媛媛在护理手法日益娴熟的基础上,又追着向主治医生请教,学着从呼吸声、痰颜色、气切口通畅度来判断肺部是否正常,并多次提前化解了危机。医生护士都夸婆婆有个好闺女,婆婆总是笑着笑着眼睛就湿润了。三年来,用于维持公公生命的费用已经超过150万,但无论是出钱还是出力,杨媛媛都没有丝毫犹豫,为婆婆解除了后顾之忧。由于公婆的房子远在郊区,为了让老人安心,杨媛媛主动腾出了自己的婚房,只为有一天公公可以出院时二位老人能在医疗条件便利的城区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公公在医院的护理期间,效果非常好,没有出现肺炎、褥疮、肌肉萎缩等长期卧床病人容易出现的问题,身边知情的亲戚朋友和邻居都对她竖起了大拇指。但是不随人愿,老人家还是没能坚持到最后。
杨媛媛的父母退休前都是小学教师,由于职业特性,母亲患上了罕见的干眼症并由此引发抑郁症,双腿的膝盖关节软骨退变导致行动困难;父亲先后做了两次动脉支架手术,在长期服药过程中肠道受损。为了缓解父母的病情,她通过专业网站咨询国内多个权威医师,总结出了药物为主、食疗为辅、密切观察、情绪疏导的方法,并搬与老人同住,用每天的陪伴、守护、关爱共同对抗病魔。她常说:“父母子女一场,最终的结果不应是老人目送儿女的背影,而应该是‘你们养我长大,我陪你们变老’,这才是最实际的孝。”
俗话说,好妻子是一所学校。在杨媛媛报喜不报忧的全力支持下,十多年来,工作繁忙的特警丈夫缺席了女儿满月、摇号入园、买学区房、陪老人就医等多件家庭大事,却在汶川救援、新疆维稳、春运反扒、亚运会执勤等多件国家大事中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多次受到集体嘉奖并荣立了个人三等功。她深知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担任的重要角色,因此无论多忙多累,也没有放松过对女儿的品德教育和能力培养。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女儿孝敬老人、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热爱学习,不仅担任学校的大队委,还坚持服务社会,假期到祥羽自闭症互助会、阳光家园智障儿童托养所奉献爱心、参加志愿活动,被学校评为区级文明学生和三好学生。
就这样,她用坚强的臂膀撑起了家庭的半边天。无论多忙多累,无论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她的脸上永远都挂着让老人安心的笑容。肩上扛着四个老人一个娃,是责任,也是她幸福的理由。胜似母女的婆媳关系、日益改善的父母病情、丈夫的立功奖章、女儿的获奖证书、滨海新区“书香家庭”的荣誉、天津港集团“十百千”岗位能手的称号……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孝老爱亲给她的最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