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打造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港区
填海造陆形成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是中国规划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也是滨海新区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载体。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张爱国说,东疆保税港区的使命是建成国内第一个自由贸易港区。当前,东疆的改革措施重点就是要实现与自由贸易港区功能对接。它的体制特征和区域属性集中体现在“四大自由”上,即货物流通自由、资金流动自由、人员进出自由以及企业经营自由。
天津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矫捷介绍,与已运行的国内保税港区相比,东疆保税港区突破性地提出,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实行特殊的监管、税收、外汇、贸易、投资和航运政策,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开放的综合贸易港区。
以监管体制改革为例,东疆保税港区创新口岸监管体制,给予口岸联合监管协调委员会以法律地位,由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保税港区管委会等单位组成,联合查验,信息共享,设施共用。对境外入区的货物,检验检疫部门只检疫不检验;对入区的国际航行船舶,实施电讯检疫或者码头检疫,一般不再锚地检疫;对进出保税港区的危险货物,实行异地电子申报,对诚信等级高的企业所申报的危险货物,可视为内陆直接装船,不再开箱查验。此举大大加快了货物通关速度。
作为我国内陆地区唯一国家级开发区,最新建立的重庆两江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相比,肩负着全新的历史使命:为西部大开发建立一块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两江新区的改革创新,要更多地为内陆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趟出新路。(编辑:王新亚)
(稿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