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海新区科委组织召开了天津滨海新区国家创新型城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会上介绍了《天津滨海新区国家创新型城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进展情况。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委政策研究室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就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有关内容进行了讨论交流,并形成和通过了专家论证意见:到2015年,滨海新区将建成高水平的研发转化基地、国家重要的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滨海新区已具备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区试点的基础条件,未来的发展应着眼全球,加强创新资源的集聚和整合,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同时,为推动滨海新区早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区,今后几年,科技部将通过重大项目资助、重点创新基地建设,在营造创新政策环境、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给予滨海新区多个层面资源和政策支持。目前,滨海新区已确定了到2015年建设国家创新城区试点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信息技术、能源环保、新材料和海洋科技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这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滨海新区全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50%。
二是初步建成国家重要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营造研发机构聚集的环境和条件,集聚国内外高水平研发机构300家,突破一批产业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体现产业研发特色、具有研发聚集优势的技术产出中心。
三是初步建成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中心。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聚集转化服务机构300家,各类孵化器达到30家,孵化面积累计500万平方米。聚集转化国家“863”计划、重大科技专项成果转化项目,形成机制先进、政策宽松、富有创业活力的国家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心。
四是初步成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吸引聚集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研发人员超过10万人,使新区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
五是滨海新区自主创新实力明显增强。全社会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3.5%,百万人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来源:今晚报 作者: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