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多时等待与猜测,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意见终于在1月4日正式出台,多个项目获得批准,不过此前市场一起期待的离境退税和免税购物的规划并未获准,而是“另行上报”。
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根据中国政府网4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定位是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将放宽城市城镇落户条件
《意见》提出海南要积极发展热带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市和城镇落户条件。完善城市建制设置,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着力培育一批海南特色旅游城镇。加大对革命老区、中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市和城镇落户条件。加快推进农垦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海南农垦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作用。
将逐步建设成国际购物中心
《意见》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洋浦保税港区和海口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航运、中转等业务,促进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加快发展。实施国际航运相关业务支持政策,完善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配套支持政策,打造面向东南亚、背靠华南腹地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将在完善监管制度和有效防止骗取出口退税措施的前提下,在洋浦保税港区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积极发展大型购物商场、专业商品市场、品牌折扣店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和经营好免税店,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购物中心。
培育发展房车等旅游装备业
《意见》指出,扎实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培育发展房车、游艇、轻型水上飞机、潜水设备、高尔夫用具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等。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培育一批旅游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在已有21国免签证基础上,先期增加芬兰、丹麦、挪威、乌克兰、哈萨克斯坦5国为入境免签证国家。对俄罗斯、韩国、德国3国旅游团组团人数放宽至2人以上(含2人),入境停留时间延长至21天。支持海南在境外主要旅游客源地设立旅游推介分支机构。规范景区门票价格,整治“零负团费”、虚假广告等,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
《意见》指出,将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和发展与旅游业相适应的房地产业,并将加强产权式度假酒店的开发、建设、销售等环节的规范管理。稳步发展满足避寒、疗养等不同需求的度假居住型房地产。鼓励发展家庭旅馆经营和房屋租赁经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改善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条件成熟时,在海南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
将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
《意见》指出,将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鼓励金融机构调整和优化网点布局,完善服务设施。推动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改善结算环境。完善外汇支付环境,开展居民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推动建设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保险机构创新旅游保险产品。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
免税购物政策可行性待研究
《意见》指出,由财政部牵头抓紧研究在海南试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的具体办法和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可行性,另行上报国务院。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政策、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特殊扶持。中央财政将加大对海南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在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特别是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边境地区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海南的支持。中央财政在一定时期内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给予专项补助。
拟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意见》指出,扎实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把海南建成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服务和加工基地。适时规划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加大海洋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把海南建成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服务和加工基地。适时规划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加强海洋科技研究,发展海洋生物工程和海洋能源利用等新兴产业。综合新华社等
来源: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