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疆港区顺利通过海关总署2024年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复核,为东疆后续申请创建我国北方地区首个“国际卫生港口”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东疆综保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和推动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是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对缔约国在指定的航空、水运、公路和铁路口岸,监测发现、科学预警、有效应对公共卫生风险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要求。“国际卫生港”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国际通航港口安全及卫生控制能力的一种国际认证,包括创建国际卫生机场、国际卫生港口、国际卫生陆港。
我国自2004年开始参与创建工作,北方地区迄今尚未有创建“国际卫生港”成功的海港。创建“国际卫生港”能够有效改善当地口岸通航和通关环境,助力邮轮经济及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东疆积极落实市政府与海关总署合作备忘录关于加快推动天津口岸创建“国际卫生港”工作,市商务局、天津海关、市卫健委、滨海新区政府、天津港集团等相关单位成立联合工作专班,对照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标准,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和完成时限,管委会与东疆海关认真做好迎检相关工作,并会同东疆边检站、东疆海事局等驻区口岸单位制定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
8月29日—30日,海关总署考核组对东疆港区开展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复核,通过现场评估、资料审核、书面考核、模拟操作等方式,对照标准逐条、逐项进行考核打分。经过综合测评,东疆港区以95.14分的高分通过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复核并达到申建“国际卫生港口”的标准。
考核达标对健全口岸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口岸国际化竞争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进一步强化天津作为中国北方大港的地位,提升东疆邮轮母港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国际邮轮落户和访问,助力邮轮经济发展。下一步,东疆将以此次考核达标为契机,进一步密切关地协同,以动态管理促能力保持,积极做好“国际卫生港口”申建工作,全面提升东疆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筑牢防控境外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有害物质传入的公共卫生安全屏障,助力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和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