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今年恰逢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也是贯彻落实“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开局之年。当自贸试验区和进博会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作为北方第一个、全国第二批自贸试验区,天津自贸试验区精彩亮相本届进博会,全面展示天津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国家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贡献天津力量。
本届进博会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展布置在中国馆入口处,22个自贸试验区的勃勃生机扑面而来。其中,多个天津自贸试验区成就入选其中,传递出天津“开放强音”。
在成就展上,一架飞机模型格外引人瞩目。这个模型是2022年7月29日以融资租赁的模式成功交付的第2000架飞机。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深化融资租赁领域改革创新,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融资租赁聚集地。
同时,天津自贸试验区保税仓实景图片则展示“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制度创新成就。“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制度,是指允许非保税货物以非报关方式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保税货物集拼、分拨后,实际离境出口或出区返回境内的海关监管制度。“实施货物状态分类监管,使两种状态的货物不仅‘同仓’,还能‘共管’,助力企业降成本”。天津海关持续推进“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政策落地,截至今年8月已批准30家企业开展该业务。
此外,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协同发展素材图片展示天津自贸试验区深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不断推进京津冀政务服务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同时,天津自贸试验区积极落实首批208项“京津冀+雄安”自助办政务服务事项,积极推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内179项“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落地落实。
天津自贸试验区正积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发挥自贸试验区实施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载体作用,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率先与国际接轨,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相关措施在自贸试验区落地开花,进一步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
2015年4月21日,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是中国北方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规划面积为119.9平方公里(包括16.96平方公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天津自贸试验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8.4万户,年均进出口额2000亿元以上,年均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超20亿美元,以全市1%的土地,贡献了30%的外贸进出口额和40%的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实施615项制度创新措施,已有33项改革试点经验和6个“最佳实践案例”被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在中山大学发布的制度创新指数省级综合排名中,连续四年保持全国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