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消息,截至2020年11月末,东疆共有440余家租赁企业开展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业务1.31万笔,交易金额突破百亿美元。
这是东疆在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大力支持下,加快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展租赁产业配套外汇管理创新交出的又一份亮眼“成绩单”。
全国首个收取外币租金地区
这份“成绩单”,得益于五年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给东疆的一项先行先试政策。
2015年8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东疆开展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业务,东疆成为全国首个开展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业务的地区。
政策实施以来,业务规模及交易笔数稳步攀升,形成了企业参与度高、业务规模发展快、受惠力度明显的良好局面,有效解决了租赁企业收支币种错配问题,帮助企业避免了汇率波动风险,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进而带动和促进我国航空租赁产业的发展。
创新政策为租赁企业纾困解难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冲击影响,包括飞机租赁公司在内的航空产业面临较大困难,为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于今年8月印发通知,在东疆进一步扩大经营性租赁外币租金结汇范围和使用范围,帮助租赁公司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纾困解难,成为外汇管理部门支持东疆租赁产业配套外汇制度创新的最新举措。
自2011年国务院批复东疆推进租赁业务先行先试以来,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持续大力支持东疆围绕租赁产业探索外汇管理改革创新,完善租赁产业政策配套,陆续在东疆开展了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融资租赁公司外债便利化、离岸融资租赁对外债权登记等多项全国首创性外汇政策改革,助力东疆在租赁产业外汇配套制度创新方面领跑全国,持续向租赁企业释放改革红利,有力服务了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