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进一步扩大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工作的通知》,天津正式获批开展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以下简称跨境区块链平台)试点。
截至11月底,天津辖内通过跨境区块链平台完成应收账款融资18笔,放款金额近600万美元,服务企业8家,全部为中小企业融资。外汇局天津市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试点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切实解决银行融资风控难、外汇部门监管难等问题,实现了“一项政策、多方共赢”。
区块链平台助力外汇管理服务
跨境区块链平台在天津试点以来,外汇局天津市分局迅速组织落实,开展专题培训、加强业务指导、做好服务保障,力争试点尽快取得实效。截至11月底,天津辖内共有29家试点银行加入跨境区块链平台,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不可篡改和数字签名等技术,建立银企间信息交换和有效核验、银行间贸易融资信息实时互动等机制,实现对传统融资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受到银行、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广泛欢迎和认可。
跨境区块链平台的成功应用,是近年来天津外汇局大力推进“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建设的有益实践,在解决跨境业务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同时,也推动了跨境金融业务向着规范化、合规化方向发展,对于进一步提高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缓解融资难 提升出口报关速度
跨境区块链平台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跨境融资难问题。传统模式下,中小企业往往由于经营规模小、资产资金少、管理不规范、信用信息匮乏等原因,造成银行对中小企业跨境融资非常谨慎。跨境区块链平台以“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发货后)”作为业务场景,“出口报关单”信息通过区块链系统进行查验,可验证单据真实性,同时平台减少了企业打印纸质材料、手工报送的繁重工作,从融资申请到发放仅需10多分钟就可以完成,操作便捷、内容直观、反馈迅速,大大缩短了融资申请周期,有效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天津某缝制品公司是一家主营服装出口的中小企业,传统模式下,该公司办理跨境贸易融资周期一般在2天左右;跨境区块链平台运行后,公司仅需提供跨境贸易电子信息供银行进行批量核验,一笔贸易融资的单证审核时间平均缩短至1天以内,截至目前,该公司已通过跨境区块链平台获取近100万美元贸易融资。
监管即服务 解决融资“痛点”
跨境区块链平台有效降低了银行融资业务风险,提升了银行融资业务办理意愿和效率。传统模式下,银行缺少核查质押物真实性的有效、便捷渠道。由于信息不对称、数据缺乏共享等原因,银行难以掌握企业在同业融资的具体情况。跨境区块链平台提供的质押物信息真实可信,同时银行间融资信息实时互动与有效核验,有助于及时遏制重复融资风险,解决了银行虚假融资和重复融资“痛点”。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中信银行天津分行均表示,将跨境区块链平台功能核验与传统辅助核验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平台完成报关单的真实性、可用额度、使用状态等信息核验,另一方面对贸易合同、发票、提单等单据原件进行真实性、一致性审核,两种方式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了银行对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
跨境区块链平台也进一步夯实了外汇局事中事后监管手段,实现“监管即服务”的有机统一。传统模式下,监管部门开展虚假贸易融资专项检查需花很大精力进行非现场监测分析、现场核查、检查虚假欺骗性融资交易。而通过在跨境区块链平台嵌入业务和监管规则,实现资金收付、质押物凭证、融资申请、放款等在内的多种信息共享。外汇局能够看到银行、企业办理融资业务各环节的真实信息,及时发现交易过程中的异常,既达成跨境金融服务目标,又满足了真实性监管要求,真正体现了寓监管于服务的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