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  微信  |   网站导航
首页
区情
新闻
公开
投资
服务
互动
“城市大脑”惦念的是人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媒体联动
“城市大脑”惦念的是人民
发布时间:2019-11-28   来源:天津日报

  “这里的共享单车投放量不大吗?”与很多城市人行道上摆满花花绿绿的共享单车不同,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人行道宽敞畅通。

  “浦东城运中心(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与6家在浦东运营的共享单车企业,共同开发协同治理平台,当供需失衡时,系统自动报警,并推送给单车公司和属地城运分中心,将单车搬离或补充。”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运行智能化提升专项组成员陈志国给出了答案。

  这个平台只是浦东“城市大脑”的一个“神经元”。浦东“城市大脑”以城运中心为载体,通过对综合数据的智能分析,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物联网、视联网、数联网等感知平台对接,建设完善“神经元系统”,判断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迅速“对症下药”。与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并蒂连枝,是上海市利用大数据打造智慧政府的另一个成果──“一网统管”的体现。

  “感谢上海大数据中心对这个项目的支持。浦东‘城市大脑’系统的支撑之一是数联网,即数据共享,大数据中心帮浦东协调了很多市属部门数据,比如说市公安局提供了很多的数据,还有建交委、生态环境局等等,都是通过大数据中心帮我们共享协调的。”陈志国说。

  有了大数据,如何运用?走进浦东城运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的是街镇分中心的运营画面,是监督员走街串巷随时采集的影像,是群众就医、市政设备运行的实时数据──听上去神秘又酷炫的“城市大脑”,原来烟火气十足。

  “浦东‘城市大脑’确实和其他地方的智慧城市有些不一样。

  之前,我们参观了其他地方的智慧城市、‘城市大脑’建设,在学习到先进经验的同时,也认识到靠技术驱动‘城市大脑’是不行的。技术不能切入管理的细节,不知道管理是如何运作的。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它最终解决什么问题呢?浦东‘城市大脑’设计之初就被赋予了城市运行管理的监督督查、应急指挥等职能,因此要从管理的角度来切入。首先提出管理方面的问题,然后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应用场景,围绕应用场景梳理所需要的数据、感知设备,进行流程再造,通过由管理驱动技术的方式,把平台建起来。”陈志国详细解释了为何浦东将“管理驱动技术,技术支撑管理”作为“城市大脑”的定位。

  定位明确之后,浦东“城市大脑”围绕城市管理中6大类51小类疑难杂症设计。除浦东城运中心外,浦东新区36个街镇都有城运分中心、1300多个村居社会治理联勤联动站,实现全覆盖的三级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体系平台横空出世。

  陈志国指向屏幕──“看这边的专项管理模块。它通过场景打通了各部门的数据,把所需要的、必要的数据提取出来,串联起来,然后发挥效能,提升了我们基层处置的效率。”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绣工”是坐在浦东城运中心和各分中心内的工作人员,是入驻区中心、组成联席指挥室的9大与城市管理息息相关部门干部们,也是1267名以单兵身份行进在社区、村居,弥补背街小巷视频资源不足的监督员。有他们的存在,浦东城运中心可以实时对街镇所有的视频进行一轮巡查,而且视频都是加上了智能算法,可以自动地识别一些管理乱象,并自动报警,区中心全时在线指挥,做到件件有反馈。

  11月15日,9:28,“城市大脑”发现浦东新区塘桥街道有处民宅疑似群租,一分钟后即向城市中心发出警示推送。15:00,相关部门已经核实该处确为群租。18日完成整治工作。

  “城市大脑”是如何发现的?“某一户一个礼拜内有4个以上点外卖活跃账号,就是异常,再用水电气与人口、房型进行比对,就能高效地发现问题。这就改变了传统式人工撒网巡查、接群众举报的一种被动治理模式,变成了一个数据智能识别、精准联合整治的主动治理方式。一字之变,其实是一种理念和方法上的改变。”浦东城运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共查实整治群租房8000余件,其中智能发现的有4867件,比群众举报的多了1640件。“‘城市大脑’为基层赋能,通过算理算法的不断优化,街镇进行社会治理时底气更足了。”

  大数据里有民心民意。“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大脑’是利用智能化抓住城市治理的牛鼻子,推进政府更好地为民服务、破解难题的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亚洲路4611号C楼东疆管委会
传真:86-22-25605020   网站标识码:1201160033     津公网安备 12019302000113号
邮箱:info@dongjiang.gov.cn   备案序号:津ICP备11002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