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救助金帮我渡过难关,增强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由衷感谢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的关心关爱,我一定调养好身体,争取早日重返工作岗位,为天津公交事业多做贡献。”刚刚拿到大病救助金的公交集团修保公司维修工古博庆激动地告诉记者。
原来,去年5月,古博庆在环湖医院进行鼻窦炎手术以来花费医药费20多万元,自负药费11万多元,基层工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日前为他办理了5万元大病救助,为他减轻了生活负担。
近两年来,市总工会把为困难职工提供具有工会特点的服务作为履行党的工人工作部政治责任,作为聚人心、暖人心的重要工作来谋划和推动,不盖大楼,不搞建设,把更多的工会经费直接用于服务职工,为职工“雪中送炭”。
去年市总工会推出了在职职工重病关爱和大病救助等普惠服务新举措,力求让患病职工在遇到急难时有依靠、有人帮。截至今年10月底,两项政策共发放资金6000多万元,受益职工2.75万人。
除重病关爱和大病救助政策外,在普惠职工上市总工会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新举措,主要包括: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现场救助最低标准由2017年的100元提高到目前的400元,2017年以来共帮扶困难职工3.34万人,发放帮扶资金2842万元;两年来为7万名农民工免费查体;去年为5万名春节在津坚守岗位的农民工每人送去100元“年夜饭”;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津工智慧平台网上普惠职工,“知工”APP今年5月份上线以来,已有20余万职工会员享受线上惠工福利,价值1000余万元。
市总工会普惠职工特别是面向困难职工进行普惠的做法也带动了各级工会,目前,已有18个区、局、集团工会制定了相关措施,全市建立了四级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机制,把更多的经费用于普惠基层职工特别是基层的困难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