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4.5%,上半年、前三季度增速稳定在4.6%。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天津经济增速继续处于合理区间,稳增长的韧劲不断增强,质量、结构、动能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在努力保持经济稳增长的同时,我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绿色发展的含金量不断提高。社情民意调查数据显示,超八成被调查市民对我市生态环境表示满意,并且满意人数比重逐年提高。
当前我市经济的运行情况和发展走势如何?经济发展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市统计局副局长褚丽萍,她表示:“三季度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全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新旧动能持续转换,高质量发展迈出稳健步伐,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转型升级不断加力
新动能持续壮大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内生动力加快迭代。”褚丽萍表示,前三季度,我市转型升级扎实推进,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
褚丽萍分析认为,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强劲和高耗能行业占比回落,共同推动了我市制造业转型发展。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32.7%,增速快于全市工业2.3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六成。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不足1/4,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增速也低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我市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产量增长较快。褚丽萍认为,“我市坚持智能科技产业引领发展,以人工智能赋能的重点服务业企业快速崛起,强力助推了我市服务业向现代和高技术迈进。”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中,智能制造工业增加值增长7.6%,快于全市工业5.4个百分点。1—8月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3.8%,居全国第三位,其中新服务、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营业收入利润率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同时,我市服务业也实现提质升级。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1—8月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9.8%、28.2%和11.3%。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投资发挥关键作用
我市出台《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不断深化“一制三化”改革,行政审批服务效率提升80%。褚丽萍认为,“痛痛快快办事”氛围的形成,营商成本明显降低,推动了我市市场主体大幅增加,民营经济发展活跃。前三季度我市实现减税降费超过500亿元,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市场活力的“乘法”。
前三季度,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20.8%,其中民营市场主体占99.2%。前三季度,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45.2%。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4.9%,快于全市工业1.8个百分点,占比32.5%;民间投资增长14.7%,占全市投资的42.9%;民营企业出口增长6.4%,占比为37.1%;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民营经济营业收入增长13.5%,占比62.1%,比1—5月提高2.3个百分点。
褚丽萍分析表示,前三季度,投资在我市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在全国率先利用TOT模式盘活地铁1、2、3号线存量资产,一批污水处理、垃圾综合处理PPP项目获批,总投资近千亿元。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增速为8.3%,在地铁11号线、6号线、7号线等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带动下,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8.5%。
同时,我市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技改投资力度同比增长29.5%,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35.1%。生物、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速分别超过60%和40%;高技术制造业项目个数增长62.4%。民间投资更趋多元化,工业民间投资增长17.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民间投资增长94.0%,均明显快于全市投资和民间投资整体水平。
夜间经济快速发展
大众消费持续发力
今年以来,我市夜间经济快速发展,一些新兴消费不断涌现。对此,褚丽萍表示,消费是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加快消费市场升级,为居民消费提供优质供给,是提升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尽管当前汽车销售放缓对我市消费品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但随着大众消费、服务消费的持续发力,消费商品、消费模式不断升级,夜间经济、假日经济、会展经济快速发展,我市消费市场整体上仍保持了平稳发展势头。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限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限下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1.2%。大众消费活跃,有力带动了全市消费品市场和住餐市场发展。限上市场中与百姓消费密切相关的指标也呈快速增长,如限上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快餐营业额增长6.3%,餐饮配送增长31.1%,小吃增长22.7%。同时,家用电器更新换代步伐加快,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40.1%,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3.3%和12.9%。
褚丽萍表示,接下来,随着我市消费层级逐步提升,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潜力将继续释放,消费市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