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  微信  |   网站导航
首页
区情
新闻
公开
投资
服务
互动
开启垃圾分类,东疆为绿色加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媒体联动
开启垃圾分类,东疆为绿色加油!
发布时间:2019-07-09   来源:天津广播

垃圾分类

是改善环境、节约资源的新举措

作为46个先行先试

重点城市之一的天津

6月初印发了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

《2019年滨海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也在日前发布

滨海新区打算这么干

为配合全市统一部署,推进全区“创文”、“创卫”工作,《2019年滨海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日前正式出台。滨海新区将在2018年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垃圾不落地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基本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属地负责、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不断提升滨海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水平。

滨海新区 垃圾分类推进时间

根据《方案》,2019年底,滨海新区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将不低于80%,全区各级公共机构垃圾强制分类覆盖率将达100%,居民社区垃圾分类覆盖率将达70%以上,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将达到20%以上。

其中,在持续巩固、推进30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的基础上,各开发区和街道办事处将再完成30个精品垃圾分类小区建设。这些小区分别位于高新区、保税区、东疆保税港区、开发区(泰达街)、塘沽街、新村街、新港街、大沽街、杭州道街、新北街、新河街、北塘街、胡家园街、汉沽街、茶淀街、寨上街、大港街、古林街、海滨街。

据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精品垃圾分类小区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设置规范的垃圾分类容器和分类标识,建立运行基础台账,每300户设置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

垃圾分类名称与上海不同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上海严格实行垃圾分类政策,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但是,与上海“可回收垃圾” 、“湿垃圾”、 “有害垃圾” 、“干垃圾”不同,滨海新区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可资源化利用的物质

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厨余垃圾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易腐烂垃圾

包括相关单位食堂、宾馆、饭店等产生的餐厨垃圾;居民区产生的厨余垃圾;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壳、畜禽产品内脏等。

有害垃圾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有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

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其他垃圾除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包括受污染与无法再生的纸张、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与其他受污染的塑料制品、废旧衣物与其他纺织品、破旧陶瓷品、难以自然降解是肉食骨骼、妇女卫生用品、一次性餐具、烟头、灰土等。

垃圾分类后去哪里了?


《方案》明确,滨海新区将加大设施建设力度,如将进一步配备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分类运输车辆等。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新区正不断完善各类垃圾的收运处置渠道,包括逐步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初步建立了“城市矿产”回收网络。不断扩大利用网络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范围,建立健全线上交易和线下交易物回体系。推广应用智能物回设备。还初步确立了有害垃圾收运处置程序,采取环卫部门负责收集集中,环保部门负责转运处置的模式,完善有害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将在塘汉大和各开发区,按照环保标准建设8处有害垃圾暂存点。设置专人管理,配置有害垃圾收集车,以电话预约的方式将有害垃圾收集集中到暂存点,由环保部门确定的企业统一外运集中处置。有害垃圾暂存点预计将于近期投入运行。


对于厨余垃圾,市容环卫部门、街镇及市场管理部门将共同配合,加大沿街小型餐饮单位餐饮垃圾和单位食堂餐厨垃圾的收集管理。针对今年居民社区垃圾分类覆盖率将达70%以上的目标,新区还将与厨余垃圾处理企业共同研究对接模式,进一步完善社区厨余垃圾收运体系。同时鼓励大型食堂、餐饮商贸综合体以及大型农贸市场,探索建设餐饮垃圾、易腐垃圾就地处置设施,源头减少垃圾运输处置量。

据目前新区23个垃圾分类精品小区运营方,天津启迪桑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均将分别由对应的专车运输至专业机构进行回收处置,其他垃圾则将最后运送至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

来看看滨海新区

垃圾分类精品小区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亚洲路4611号C楼东疆管委会
传真:86-22-25605020   网站标识码:1201160033     津公网安备 12019302000113号
邮箱:info@dongjiang.gov.cn   备案序号:津ICP备11002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