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架租赁飞机成功交付,一个个改革红利服务京津冀发展,一项项创新举措引来海内外关注……
这里是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区,在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中,担负着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使命;这里是国务院批准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将成为与国际航运中上游接轨的重要载体与平台;这里是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作为滨海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这些年来,东疆保税港区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先行先试、改革创新,解放思想、勇于突破,改革的内涵不断丰富,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这里正逐步展现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风采。
东疆第1000架租赁飞机交付
打造制度创新高地
投资贸易便利化成绩亮眼
在东疆,现在每个月都有近300家新企业落户。从企业设立到运营发展,这里的企业不断感受着行政审批的提速、再提速。
“从电子化登记到获得手机版电子营业执照,我们只用了8分钟,真快、真方便!”天津东疆友美家家政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随着天津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跨部门应用在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试点推行,企业与工商管理部门“不见面”就能在网上办完手续。现在来东疆联检服务大厅办事的人明显减少,市场监管、税务、海关等部门办事等候的人也减少了,项目落地户数却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了改革创新带来的投资便利。
这仅仅是东疆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的一个典型事例。为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自天津自贸区设立运营以来,这里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积极进取姿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振兴和企业发展为落脚点,推出了诸多首创性的改革新路径、新模式。
投资便利化是吸引企业前来落户最为重要的砝码。据了解,为了给企业发展当好“服务员”,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前来洽谈的企业深深地感受到在这里投资的便利。今年以来,一项项促进投资便利化的举措在东疆推出。如“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创新,全国首张手机版电子化营业执照在东疆发放;东疆正式实施和率先应用天津市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单一窗口、单一表格”系统;税库银纳税便利化模式在东疆正式开启。此外,东疆积极落实自贸区《深改方案》中的探索实行“一址多证”,业务试点取得重大进展。这一项项创新举措,令京津冀乃至全国全球的企业蜂拥而至,全球资源、资本呼啸而来,这里正呈现出令人惊艳的聚集效应。
而随着多项措施先后出炉,东疆贸易便利化红利也在不断释放。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双11”,推动了多领域进口式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现今越来越多的进口保税商品正进入港口国门。提高通关时效、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保税商品和非保税商品的分类监管成为天津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的新标榜。
在东疆海丰仓库,首批16个非保税集装箱柜和2个保税集装箱柜的进口食品顺利入库监管。分类监管在天津自贸区实现了落地生根,带动了自贸试验区内物流园区仓储出租率的有效提升,全面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
“分类监管统一化的仓储管理体系相比原来的二套仓储管理系统,降低了30%以上的人力成本,使企业加快了配送和交易的效率。”天津元初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洁颖介绍。
据了解,自贸试验区获批设立三年来,东疆持续推动口岸监管模式创新,口岸通关环境持续优化,通关效率大幅提升。平均通关时间由原来的1至2天缩短到2个小时,节约报关成本70%;货物流转时间缩短50%,降低物流成本30%。
先行先试层出不穷
金融创新散发东疆活力
今年年初,总部位于东疆的中飞租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下设东疆项目公司,通过共享中飞租外债额度,成功借入4000万美元外债额度,中飞租也成为全国首家成功对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的企业。
“这些年来,我们在东疆,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租赁的创新实践。”中飞租相关负责人激动地说。从经营性租赁业务收取外币租金政策,到租赁企业外债便利化试点,一次次创新实践、一个个先行先试,从顶层设计和操作层面,为企业创造了更加完备的金融环境。
这仅仅是东疆推动金融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疆金融改革创新层出不穷,紧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融资租赁,是连接金融业与实体产业的重要桥梁。推动租赁业发展,是东疆金融创新的一大特色。这几年来,这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租赁领域的高难度创新突破。
以今年融资租赁企业外债便利化改革为例,在没有此政策前,子公司是不能享受到母公司外债额度的。而通过此次新政,融资租赁公司下设注册在天津的SPV可以共享母公司外债额度,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为企业运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该政策的成功落地,解决了融资租赁公司当前最为关心的融资问题,为飞机、船舶等租赁项目子公司借用外债开辟了一条全新渠道,极大便利了项目公司跨境融资。
而在工银租赁航空金融董事总经理林锋眼中,东疆是一个敢于突破创新、开放度非常高的区域,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实现租赁业务模式的创新突破。近些年来,工银租赁与东疆密切合作,为推动全球飞机租赁中心向中国转移开展了一系列创新业务。
据了解,东疆已推出保税租赁、出口租赁、联合租赁等40余种租赁交易结构,建立了“专家+管家”式服务体系,经营范围覆盖飞机、船舶、海工平台、电力设备、轨道交通、无形资产等领域。
截至今年10月,东疆共注册租赁公司3155家,累计注册资本金超4925.7亿元。累计完成1294架飞机、110台发动机、149艘国际船舶、13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租赁业务。飞机、国际船舶、海工等跨境租赁在全国占比达到80%以上。东疆也被国内外众多专业机构及媒体誉为继爱尔兰之后的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在国际航空和租赁市场的影响力迅速上升,成为国际公认的租赁市场新兴力量。
融资租赁仅是东疆金融改革创新的一个方面。在“金改30条”下发后,东疆结合区域实际,积极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落地工作,企业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如利用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有效提高了资金集约利用程度和使用效率。尤其是在利用好跨境人民币融资功能上成效显著,特别是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明显,人民币跨境融资在扩大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汇兑风险。
东疆金融创新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令各类公司加速聚集,改革红利不断显现,有力地支持了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
新兴贸易业态蓬勃发展
成为拉动经济“新引擎”
今年“双11”当天凌晨,东疆网易考拉的保税物流仓库内灯火通明,员工干劲十足。我国北方最大规模的跨境电商自动化仓库在这里投入使用,自动化分拣比起人工效率提升了20倍。来自全球各地的跨境商品,在这里打包运送,第一时间送到京津冀消费者手中。东疆也正成为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华北分拨中心。
近几年来,东疆积极探索深化改革的新路径、新经验、新模式,以跨境电商、平行进口汽车等为代表的新兴贸易业态蓬勃发展,成为了拉动东疆经济的“新引擎”。
“今年‘双11’与去年相比,考拉在天津的仓库面积增加了将近4倍,预计发货量比去年增加7倍,保税备货规模较去年增加了10倍。得益于良好的区位优势及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在这里发展速度非常快。现在天津仓的货品,将重点送到京津冀、东三省及内蒙古共7省市消费者的手中。”网易考拉天津区负责人崔俊杰表示,为了提升分拣效率,一座全自动化分拣仓库也在“双11”期间投用,如果设备全部开启,效率可比人工分拣提升20倍,消费者可以更快地收到货品。
跨境电商正成为东疆的“新名片”。凭借着优越的港口条件、良好的政策优势、发达的集疏运体系以及京津冀地区富裕的消费群体等发展优势,目前东疆已聚集了网易考拉、菜鸟、苏宁、小红书等大型知名电商企业。据统计,今年1-10月,东疆跨境电商单量完成570万单,同比增长10.3倍。特别是“双11”期间,单量突破200万单,较去年同期增长12倍。
与此同时,东疆平行进口汽车行业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自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开展以来,有效平抑了4S店同类进口车型的价格。截至今年9月底,累计实现汽车平行进口约34.5万辆。而这里针对平行进口汽车的创新也从未止步。如今年9月11日,全国第一单应用于平行进口汽车领域的关税保证保险业务在东疆试单成功;积极推动建设平行进口汽车综合服务中心,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平行车合规性整改平台项目;利用平行进口汽车保税政策,开展“前店后仓”新模式展销;积极推动长春汽研所和口岸检测公司在东疆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汽车实验室项目等。如今,东疆保税仓库里进口汽车正越来越多。这里为平行进口汽车企业提供了发展沃土,不断突破的创新举措也让它们收获着改革红利。在众多投资者眼中,这里绽放的绝非“一米阳光”,而是“一片艳阳天”。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红利示范效应充分释放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是天津自贸试验区自诞生之日起便担负的使命。作为天津自贸区核心片区,近年来,东疆充分借助其政策功能优势,助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
设立东疆进口商品直营中心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近年来东疆发展的新型贸易方式。截至目前,东疆已在京津冀地区批复设立直营中心16家,越来越多的京津冀市民享受到了东疆的贸易红利。
与此同时,东疆管委会与河北省保定市、唐山市、沧州市等地区政府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地区经贸往来,不断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将天津自贸区的红利辐射延伸,打造区域合作新典范。
进口商品直营中心仅仅是东疆服务京津冀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冰山一角”。近年来,东疆以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为抓手,积极推进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为京津冀地区外向型产业发展提供面向国际的通道,也令京津冀市民享受到更多的贸易“红利”。
服务京津冀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建设、承包海外工程项目,也是东疆助力京津冀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
未来,东疆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立足提升区域服务水平,完善服务辐射功能,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大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强区域合作,坚持“引进来”和“带出去”并重,将大项目好项目引进来,将自贸区政策功能红利带出去,切实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