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  微信  |   网站导航
首页
区情
新闻
公开
投资
服务
互动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丨老港口人的装卸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媒体联动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丨老港口人的装卸情
发布时间:2018-10-16   来源:滨海时报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我国最早从事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港口,天津港持续优化集装箱港口生产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码头接卸作业能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科学、运营高效的现代化国际深水港,不断向世界强港迈进。

“看着集装箱码头上两台老旧集装箱装卸桥被拆解、移除,心里不禁有一种失落感。它们好像两个亲切的老伙伴,陪伴了我三十多年。”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原安监部经理李双生颇为感慨地对记者说。今年63岁的他虽早已退休,但仍密切关注着近期国产首批集装箱装卸桥在天津港“光荣退役”的信息。这批集装箱岸桥投入使用至今已经36年,历经多次技术改造和维护,见证了新中国集装箱运输事业在改革开放中蓬勃发展的辉煌历程,也为天津港集装箱业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司“老人”见证发展历程

天津港是中国集装箱运输事业发展的摇篮。1980年4月1日和1981年1月1日,全国第一家港口集装箱公司与第一个专用集装箱码头先后在天津港成立和建成投产,而李双生是集装箱公司真正的“老人”,从公司筹建时就在这里。

“我永远记得这两台集装箱装卸桥刚投入运行时的情况,它让我们的装卸效率从10箱/小时变为了25箱/小时,当时的感觉就是太专业、太现代化了!”李双生对记者说,当年天津港集装箱公司引进的两台集装箱装卸桥,是中国第一批自主建造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由上海港机厂1978年建造,1982年正式投入运行。

“当时这种设备天津港在全国是最先使用的,对于我们来讲,也是种全新挑战,对设备使用也是慢慢摸索熟悉。”李双生说,“在我们成功掌握装卸桥使用技巧后,上海、宁波、青岛、广州等港口管理技术人员纷纷前来学习,让我们觉得非常自豪。”

专业化集装箱装卸桥的投用,带来的不仅是装卸效率的提高,这一变化还吸引了船公司的目光,到港的集装箱量也在逐年稳定增长。如今,天津港集装箱公司的集装箱装卸桥已达到15台。

“零缺陷”“高品质”完成接卸任务

集装箱吞吐量是衡量国际一流现代化强港的重要标志,超大型集装箱船、大部件接卸能力则是衡量国际一流集装箱码头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天津港不断改进升级自身设备,持续完善作业工艺,用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认可和赞誉。空客大部件接卸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我记得当我们收到首架空客大部件接卸任务时,心情既激动又紧张。开发开放让滨海新区迎来了空客生产基地落户,而天津港的港口优势也是他们选择落户这里的重要因素。”李双生对记者说,空客的机头、机身、机尾、机翼等大部件海运到港口,然后送往天津总装厂组装。从2008年7月24日接卸首架空客大部件开始,公司不断完善作业工艺,形成了《空客TCU接卸作业质量计划》,通过程序化的环节管理、周密的风险排查、严格的现场监控,以及对作业人员的精心选拔、培训、演练,确保了空客大部件接卸质量“零缺陷”和接卸计划“零拖延”,成功打造了中国港口行业飞机大部件接卸的卓越品牌。现今,天津港已经成功接卸空客大部件10年了,10年间,空客大部件单次接卸时间由首架的3小时逐步缩短为现在的40分钟;接卸频率由最初的每年4架次增加到现在的每月4架次,全年增加至50架次,并实现了整船同步作业和24小时全天候作业,“零缺陷”“高品质”完成接卸任务。

历经近40年的不断发展,现在天津港年集装箱吞吐量已跃升至1508万标准箱,位居世界前十。目前,天津港正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完善集装箱物流网络,加快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年底前,将通过建成码头远程操控中心和自动化生产操作系统,打造国际上首个在传统人工码头上通过智能技术改造建成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为天津港集装箱货物吞吐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亚洲路4611号C楼东疆管委会
传真:86-22-25605020   网站标识码:1201160033     津公网安备 12019302000113号
邮箱:info@dongjiang.gov.cn   备案序号:津ICP备11002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