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滨海新区召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动员部署会议,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正式启动,到2020年底,新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将达到35%以上,建成区范围的公共机构、相关企业、部队营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达到100%;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30个。到2030年底,新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将达到40%以上,建成完善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全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可持续发展。
按相关要求,新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主体共分为四类
一是公共机构,包括党政机关,学校、科研、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机关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协会、学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车站、机场、码头、体育场馆、演出场馆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二是相关企业,包括宾馆、饭店、购物中心、超市、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商铺、商用写字楼以及工业企业等。三是居民社区,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等。四是部队营区,包括驻区成建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驻地及由部队管理的家属院。
生活垃圾分类将采取“干湿分类”原则,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其它生活垃圾。公共机构、相关企业和居民社区原则上按照“三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具体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产生易腐垃圾的,按照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
二是不产生易腐垃圾的,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具备条件的单位和物业管理较为成熟的居民社区,按照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类进行分类管理。
2018年被确定为新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启动年,今年将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2018年7月—8月底
第一阶段是宣传发动阶段
成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领导小组,在全社会动员部署新区垃圾分类管理各项工作,印发新区垃圾分类管理的实施方案,摸清底数,确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示范社区及垃圾分类具体单位。
2018年9月一11月
第二阶段是启动实施阶段
配置生活垃圾分类容器,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加快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等处置设施的规划选址、立项等建设审批手续,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度。
2018年12月
第三阶段是总结整改阶段
按照年度目标要求,组织阶段性检查验收,确保完成2018年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目标,限期整改存在问题,对完成不到位、不规范的填平补齐。
2019年一2020年,将在总结2018年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分年度工作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具体方法步骤和主要保障措施,组织年度和总体目标考核验收,做到“三个确保”和“两个形成”。其中“三个确保”指,确保实现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100%全覆盖,确保建成30个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示范社区,确保完成新建、改扩建一批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设施。“两个形成”指,形成规范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章,形成有效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根据新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现状和垃圾分类管理需要,按照海河南北布局原则,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抓好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计划到2020年底前完成2座餐厨垃圾、1座粪便垃圾、2座建筑垃圾处置设施建设,提前谋划汉沽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项目,实现规划日处理能力3000吨,满足新区到2020年生活垃圾处置的需要。
此外,经过初步测算,到2020年新区开展垃圾分类管理、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共计需投入8.51亿元。
2018年
其中2018年需资金投入约2200万元,主要用于购置垃圾分类容器、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督导等费用;
2019年
2019年需资金投入约3.35亿元,其中日常管理及垃圾处理等2800万元,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3.07亿元;
2020年
2020年需资金投入约4.94亿元,其中日常管理及垃圾处理费约8800万元,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约需4.06亿元。
垃圾分类积分可以当钱花
其实生态城早已推出垃圾智能分类回收平台,对居民垃圾进行分类,实现无害化处理。回收的垃圾整理好打包,选择就近的积分机器,选择合适的垃圾分类取得二维码贴纸获得积分,还能在积分兑换店兑换相应的商品。
机器如下↓
取得二维码↓
贴完后放在机器旁边就可以
能源公司会过来回收
积分可以当钱花
兑换相应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