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住津全国政协委员赴京参会,大家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
春暖大地,万物勃发。3月的中国,再次进入“两会时间”。肩负津城百姓的期盼与嘱托,带着厚实的民意和真知灼见,住津全国政协委员昨日赴京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
赴京途中,他们早早进入“角色”,热烈讨论、倾心畅谈,观点碰撞、思路交接,激荡着尽心履职的情怀。面对这一场“春天的相聚”,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走近全国两会,他们充满美好愿景、表达彼此期待。
拳拳之心 建言献策谋划发展
今年,党的二十大就要召开,又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全国人民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个头开得如何、有哪些新的成果、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哪?这些都是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馆副馆长卢永琇心中的“牵挂”。除此之外,她还要把基层声音带到会上,“今年,我将就如何推动中小型博物馆内涵式发展提出建议。”卢永琇说,各地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等方面都有许多好的做法,“我将借助全国两会平台,多听多看多学,把先进理念带回去,把天津好的经验传播出去。”
不久前,人民网开展全国两会调查,网友投票结果显示,“依法治国”位居关注度首位。作为一名来自司法系统的全国政协委员,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颖给大家分享了过去一年法治天津建设的“成绩单”,“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健全多元解纷机制”“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等。“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立足本职工作,我今年带来的3份提案也和法治有关,涉及新业态下的劳动者权益如何保障、如何推进新时代见义勇为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强化家庭教育责任,希望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如何‘端好能源饭碗’是我长期以来关注的焦点。”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国家无机盐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刘红光立足能源行业,广泛开展调研,先后提出21项提案、320余条意见建议,一些提案建议已经转化为国家治理方略,“今年,我的提案是基于过去几年调研内容的一个跟进与延伸,包括海洋油气管道保护立法、减征低渗油田资源税、优化油气矿业权管理、加大对CCUS项目支持等,还有部分提案是围绕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进行调研后提出的。”
履职没有终点 奋斗永远“在线”
锚定新坐标、奏响新乐章。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还有不一般之处,这是本届政协委员履职的最后一年,他们都格外珍惜这极为宝贵的机会,充分、尽力为民代言、为国献策。
履职以来,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始终坚持“小切口、大视野”原则,从细微处着眼,务实调研,探寻解决国计民生的方案。“今年,我的提案重点聚焦‘金融机构如何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优化贷款审批机制’‘互联网医疗与适老性服务’等方向,作为委员有责任和义务,为创造美好生活添砖加瓦。”江浩然说。
“今年是我们本届政协委员履职的最后一年,我倍加珍惜。”再赴两会之约,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中国天津分所总监柴靓亦如五年前一样激动。为了交出一份完美的“履职作业”,她在深耕专业领域的同时,始终深入基层、扎根一线调研,“目前我已围绕强化我国战略科技力量、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多措并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撰写了提案建议,希望切实为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
“我今年带来的提案,涉及‘双减’落地后如何呵护教师心理健康,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以及城乡水污染回收再利用等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市委会主委刘朝霞表示,一定会在全国两会上,讲好多党合作的故事,讲好台盟的故事,讲好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故事,讲好津台交流的故事,以优异的履职成绩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