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出咨询门诊,上高难度手术,为无数慕名而来的患者治疗疑难杂症;休息日,赴贫困地区开展义诊,下基层社区进行调研,为更好反映民意、为民建言,上会建议修改了一遍又一遍。
身兼知名眼科专家与全国人大代表双重身份,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眶病研究所所长孙丰源时时刻刻心系患者,事事处处竭力尽心。
孙丰源告诉记者,许多患者跟他说,“看到您是知名专家,又是人大代表,才奔着您来的,知道您一定会尽全力帮我们治好”,他不能让患者失望。
前一阵,一位因甲状腺疾病引起双眼眼球突出的患者,专门从东北来到天津向他求助。“那孩子才19岁,眼球突出很严重,睡觉都闭不上眼,说已经看了很多地方,我是他最后的希望了。”孙丰源说,这样的突出程度,手术难度很高,但为了病人的未来,再难也要试一试。
“那台手术我们做了很久,仔细地把造成患者眼球突出的因素全部去除了,恢复了患者正常的眼眶结构,手术非常成功,患者术后终于露出久违了的笑容。”
作为一名从业近40年的医者,孙丰源始终关注医疗卫生领域发展,关心百姓的健康生活。今年,他将围绕加快推进智能康复产业发展、唤醒育龄人群生育预期、国家级专家生活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医疗废弃物处置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如今,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康复需求量明显增加,康复装备与康复领域从业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应加快培育智能康复企业快速发展,瞄准国际前沿,促进康复机器人发展,使更完备的‘硬件’、更充沛的‘软件’在医院、社区,乃至家庭中应用起来。”孙丰源认为,老龄化加速的同时,生育率却在降低,育龄人群的生育意识与生育预期亟待唤醒。
另外,国家级专家生活服务保障体系建立的建议,也是他近年来持续思考的问题。“这些专家都是行业内顶尖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当他们逐渐老去,应建立完备的医疗、养老、护理服务等绿色通道,为他们晚年生活提供保障,这也是重视人才、关爱人才的表现。”
……
提起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孙丰源有太多的话想说。从曾经担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到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无论身份如何变换,“为民看好病、为民发好声”的初心和使命永远都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