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我市上半年经济的发展。全市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全市接连遭受严重打击情况下,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上半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309.28亿元,同比下降3.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9.29亿元,同比下降8.6%,收窄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027.36亿元,同比下降6.6%,收窄1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212.63亿元,同比下降2.2%,收窄2.7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显示的意义是:第三产业最大限度克服疫情影响,在同比下降幅度仅为全市经济平均幅度的56.41%,而且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第二产业在遭受疫情严重打击下,加快恢复性增长,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8.21%。
在疫情影响下,天津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但同时也显示出我市发展的决心大、勇气大,从一季度到二季度的转变,体现为成绩大、亮点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增长助力疫情防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5.7%,是全国降幅的4.4倍,但我市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3个百分点,是全国收窄平均水平的145.07%。其中,疫情防控产品和部分电子产品产量增长较快,上半年医用口罩增长5.4倍,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2倍等,为我市和全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出了贡献。
——第三产业迅速恢复。与全国一样,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但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6个百分点,平均水平高的行业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收窄6.7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收窄13.0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收窄8.3个百分点,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15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收窄4.1个百分点,等等。这些行业为全市人民提供可靠的生活服务保障。
——外贸出口增长快。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456.32亿元,下降3.4%,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06.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9.3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收窄3.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6月份出口交货值增长6.8%。
——物价保持稳定。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84.21%;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72.73.21%。其中,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环比下降0.1%。分类别看,上半年食品烟酒上涨9.1%,衣着下降0.5%,居住上涨0.9%,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2%,交通和通信下降2.4%,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3.8%,医疗保健上涨0.8%,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9.0%。
——收入增加、就业稳定。今年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而我市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21.39万人。其中,民营企业新增就业16.60万人,同比增长0.85%。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67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40.86%,位居全国前列。全市教育投资增长5.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2.5倍。这为全市人民创造宜居城市奠定基础。
——新动能效果凸显。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25.3%,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比15.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增长30.8%,快递业务量增长16.1%。新产品产量增长较快,上半年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2.0倍,光纤增长63.8%,集成电路增长37.2%。供给侧改革发展效果喜人,创新战略的长远效益开始显现。
“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蓝图中,在2020年下半年,天津,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本期特邀专家:张宝贵(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